搜索
咨询服务热线:151 6854 7802
自定内容
 
 
 
工业治污应走第三方治理之路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1-03-12 09:08:42    文字:【】【】【】浏览 (1399)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而据记者获悉,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探索治理模式创新,并委托相关部门设计推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而据记者获悉,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探索治理模式创新,并委托相关部门设计推进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传统的工业污染治理模式必须做出改变,环境污染治理是时候从“谁污染,谁治理”向“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思路转变了。

  骆建华指出,当前,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有两个突破口:一是大型工业企业,如火电行业的脱硫特许经营,石化行业节水治污。二是工业集中区,如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的废水及废弃物处理。“前者由于生产规模较大,产生的污染物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具备规模效应。后者的核心优势在于'集中'所带来的污染物量的累积,因为更具备专业治污的条件。”

  “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已然过时

  难以使企业建立有利于环保的自我约束机制

  近年来,对于环境治理让公众有不少困惑,为什么环保投入逐年增加、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速建设,环境形势却依然严峻、环境质量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对此,骆建华说:“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以上,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据2010 年相关机构对全国18 个重点流域工业园区调查的结果显示,100%有水污染问题,78%涉及大气污染,17%存在固体废弃物污染。13 个工业园区涉嫌污水直排江湖。在这18 家工业园区中,具备污染治理设施的有13 家,占70%以上。但这些污染治理设施闲置不用或间歇运行,形同虚设,完全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

  作为治污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何表现差?对此,骆建华指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社会责任和有效监管,工业企业自觉控污减排的意识较为淡薄。更主要的是,目前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测试文章)

版权所有 © 2021 宁波市全峰垃圾清运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浙ICP备17011670号-1    技术支持:浙江七米

公司地址:

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路85号391室

联系电话:

151 6854 7802

联系人:李经理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咨询
热线

151 6854 7802
客服咨询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